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边防快艇为“赛龙”护航 情侣争吃同心粽

  雪域高原品家乡粽子

  前日(28日)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———端午节。在千里之外的西藏林芝地区,广东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的队员们肩负着援藏工作的重任,思念着家乡的亲人,度过了他们忙碌而又倍感思亲的端午节。

  这一天正好是林芝地区的“高山黄牡丹节”开幕的日子。一大早,负责这项工作的队员们就出发前往几十公里外的米林县南伊乡,他们的端午节注定要在忙碌中度过了。

  当天中午,援藏队员如同往日一样聚集在食堂就餐,只不过餐桌上多了一些广东寄来的粽子。吃着家乡亲人送来的粽子,队员们在雪城高原忙里偷闲地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和家乡的温暖。

  由于是端午节,各政府部门统一放假,所以队员们当天都回到了援藏干部公寓的“家”中。对于他们来说,周末,节假日人最齐的时候,也是集中学习、讨论工作的最好时机。

  “对于我们来说,在西藏的每一天都是工作日,每一个节假日都是我们更忙也更思念亲人的日子。”队员们说。

  广州

  边防快艇为“赛龙”护航

  昨日,2009年番禺区“迎亚运促和谐”第12届莲花杯禺山杯龙舟赛、首届中国龙舟文化节在番禺市桥河举行。逾百艘龙舟、8000多名运动员上演夺龙之战,岸上的观众有数万人之多,场面十分壮观。边防快艇冒雨为龙舟赛保驾护航,确保赛事万无一失。

  昨天是农历五月初六,作为广佛民间龙舟赛之一的沙溪龙溪龙船赛在荔湾区龙溪村打响。分属广佛,来自沿岸村庄的各支龙舟队为争夺8800元现金嘉奖,展开了激烈的角逐。沙溪河上水花飞扬,龙舟队员挥桨拼搏,喊声震天。黄宗治王亮摄影报道

  广州公安边防支队作为这次比赛水上安保主要力量,承担着水上搜救、维护水上秩序等重要任务,从农历五月初二开始,就派出2艘巡逻艇、6艘摩托艇、90多名官兵,冒着斜风细雨,连续在水上作战3天,深入比赛水域清港清湾,疏通航道,确保赛区安全无阻,圆满完成龙舟赛水上安全保卫任务。

  东莞

  数万人观赏特色乡村龙舟

  东莞民谚有云:“初一初二,万江、西塘坡,初三初四,大汾、牛涌尾。”昨日,东莞北部水乡中堂镇江南社区举行龙舟竞渡。江南总面积0.8平方公里,户籍人口两千多人,但是江南社区发展迅猛,民众安居乐业,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,成为东莞村级龙舟活动的亮点。观赛沿江布置得古香古色,红灯笼高高挂起,特别以特色龙舟菜式招呼各方客人,到处洋溢着喜庆氛围。当日,吸引了数万市民观看,甚至很多人来自临近增城的镇村,大家兴致勃勃地一睹很具特色的乡村龙舟。

  昨日(2009年5月29日),东莞北部水乡中堂镇江南社区举行龙舟赛,一位大妈兴奋地端着龙舟菜招呼客人。  记者何建文摄

  南雄

  濒危龙船歌有望再登台

  龙船歌曾经是南雄市端午节期间广为传唱的民间文艺表演,据史料考证,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,而随着现代文艺的冲击,它渐渐地从历史舞台消失。针对这种现状,南雄市文化部门正积极着手抢救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
  南雄龙船歌的传承人邓诗良老人今年已有77岁,他从十多岁开始学唱龙船歌。在南雄文化部门的努力下,20世纪50年代,南雄的龙船歌发展成龙船舞,成为一种文艺表演形式。邓诗良老人等十一人还参加过省、市的民间文艺汇演,均获得好评。不过,当年和他一起表演的人至今只有5人还在人世,都已经70多岁了。

  研究南雄历史文化习俗的退休老干部庄礼味告诉笔者,岭南唱龙船歌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朝,至今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乡镇仍然保存着唱龙船歌这一习俗,但在南雄只有珠玑巷保存得较为完整。

  据了解,目前,南雄文化部门把它作为南雄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,并计划将龙船歌和龙船舞重新搬上舞台。谷立辉朱祖纯邹宗莲

  端午节不能沦为“粽子节”

  民俗专家称时代呼唤“诗意端午”

  据新华社专电粽叶飘香,龙舟竞渡,又到一年端午时。民俗学家指出,在中国节庆体系中,端午节是最具有狂欢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,而且也是最具文化意蕴的节日,不能再把底蕴深厚的端午节简单地沦为“粽子节”,而应该呼唤“诗意端午”,提升民族文化情感。

 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指出,端午节是一个纪念诗人的节日,这是传统中国能够成为礼仪之邦的标志性文化行为。但是,我们的端午节长期诗歌缺位,缺少诗歌、诗意的端午节是黯淡的。

  田兆元认为,回归“诗意端午”,高校将成为传承诗歌文化传统的引领者。今年的端午节,高校积极承担端午活动的组织者,也是前所未有的。高校成为节日文化传统传承的主体,节日文化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,这样的双向交接,使得端午节的高校校园洋溢着祥和雅致而又奔放浪漫的气氛。